NanoFlux NCF-18
FURUTECH Top Of The Line電源線(NCF版)

FURUTECH 新推出高階電源線NANOFLUX NCF-18 POWER CABLE。所有的發燒友都希望能夠透過音樂系統追求到現場感、參與感和發自內心對音樂的沉醉。不管是發燒友還是廠商,都知道信號路徑會影響到最終所得到的音樂感動,而從最源頭、最直接的電源開始,也許就能更靠近追求的目標。
FURUTECH新推出的新電源線NANOFLUX NCF-18,定位在最高階產品。使用的是自家生產的全新「奈米結晶配方」 – Nano Crystal² Formula (NCF)鍍銠非磁性碳纖維連接端子FI-50NCF(R)/ FI-50M NCF(R) (Rhodium-Plated Nonmagnetic Carbon Fiber finished connectors)。奈米結晶配方NCF為一種特殊的結晶粉末(Powder)材質,具有兩個活躍(active)的特性。首先NCF能產生負離子以減少靜電,其次,NCF能將熱能轉換成遠紅外線,讓其成為絕佳的電子與機械上的阻尼材質,近一步強化了震動吸收,NCF將Furutech純淨傳導訊號( Furutech Pure Transmission signal)的理念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在許多的聆聽經驗和科技測量上證實,從家中牆上插頭得到的AC電流開始,進到擴大機等器材中的電容後,分配到最終的喇叭揚聲,電源品質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關鍵。而電源線便是最初將AC電帶進器材的路徑,他便是一切美妙音樂的開端,這就是電源線在系統中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原因。
NANOFLUX NCF-18 POWER CABLE使用的是研發部門尋找過最好的導體之一的ALPHA NANO-OCC。在使用這麼優質的導體時製作如此高標準的線材時,還需要有相對應的技術,FURUTECH使用了一種叫奈米液體(NANO LIQUID)的超級微小分子,體積為8/1000000mm。他的作用是覆蓋在ALPHA NANO-OCC導體表面,並為當中的細微磨損進行填補,增加了線材的導電區和降低阻抗。
聽見更多所當聽見的-Furutech NanoFlux電源線

武俠小說裡,有的俠客只靠一種武功就能行走江湖,但故事的主人翁可不能這樣,情節走的越曲折,練就的武功越多樣,不管主角到底是不是天下第一,故事這才容易寫的精彩。音響器材也是這樣,每個廠商總有一些「獨門功夫」,越是高級的款式,用上的技術也就越多、每項技術應用的程度也越深。

Furutech這間以音響線材及相關配件製作出名的公司,現在產品越來越多樣,但他們老本行的線材產品與線材配件仍最為人所稱道,所出產的線材配件也廣為其他線材廠牌選用。Furutech的音響線材也夠多元,不管您需要的是電源線、訊號線、喇叭線、數位線,他們都應有盡有,而且還有各種價位可供選擇。重點來了,產品價位帶拉的開,就表示Furutech有辦法藉由各種專利技術的應用程度,區隔產品的市場。這次編輯部拿到的Nanoflux就是當前Furutech的「電源線大當家」,Furutech在電源線上所能使用之最重要的技術,它幾乎都有,想知道大當家多厲害嗎?請一起來檢閱它的履歷表。

OCC單結晶銅加上Alpha處理技術

OCC單結晶銅的製作比起一般OFC無氧銅要麻煩,為了取得更完整的結晶,OCC單結晶銅的冶煉時間高出一般OFC無氧銅許多,這就增加了時間成本。另方面因為抽線速度慢,因此溫度與速度的控制格外重要,否則便容易出現瑕疵品。但是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一般的OFC的切面遍佈許多結晶斷層,反觀OCC的結晶就顯得完整。理論上,按照大野教授的連續鍛造法(Ohno Continue Casting,縮寫即是OCC)所製作出來的結晶銅,其結晶長度可以達到百公尺以上,用於製線,沒多少公尺長的音響線材,幾乎可以視為整條線的銅導體就是單一結晶,因此稱為單結晶銅。Nanoflux的線材導體便是用上OCC單結晶銅,但這導體不僅僅是OCC單結晶銅這麼簡單,另有兩項神功護體,其神功之一叫做「Alpha處理技術」(Alpha Process)。

Furutech的「Alpha處理技術」包括兩個部分,其一便是超低溫處理。Furutech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氦進行超低溫處理(Cryogenic treatment),前者的沸點是77度K,也就是-196度C,後者的沸點則更低,約為4.22度K,也就是-268.9度C。藉由-196度到-250度的超低溫處理,這能消解導體分子間的應力,使分子結構更緊密且穩定,更能增進電流的傳導。超低溫處理還不夠,Furutech還有一招,就是要讓線材經過具有專利的「環形消磁處理」(Ring Demagnetization),經過慢速度消磁後,能使Furutech的線材聲音更為活生。這個消磁的技術最早是使用在CD消磁上,由於CD/DVD/BD表面都有油墨印刷的標籤,標籤中的油墨含有金屬,在播放過程中會受到電磁作用而磁化,進而影響播放時的清晰度;當CD經過消磁之後,把CD上面因受到磁化而帶有的微弱磁性帶走,就能還原CD原本該有的音質。現在這樣的消磁技術更加進步,以不再受限於CD消磁,包括線材、配件也都可以消磁,道理也都是一樣的。Furutech多年前向關口機械(Sekiguchi Machine Sale Co.,這間公司後來跨足音響業,就是發燒友所熟悉的Acoustic Revive)取得技術使用權,現在也把這樣的技術運用在線材導體處理當中。因此,「超低溫處理」外加「消磁處理」就是Furutech的「Alpha處理技術」;原廠表示,Alpha處理技術使用在AC電力傳輸上效果特別明顯。

導體經過奈米金銀水塗覆

另一項護體神功又是什麼?就是Furutech把他們的Nano Liquid奈米金銀水,覆蓋在Alpha OCC單結晶銅導體上面。這個用來塗佈在金屬導體上的液體分子直徑僅有8/1000000 mm(也就是8奈米),其中更含有極微小的金和銀微粒,把Nano Liquid塗在Alpha OCC上,金銀微粒可以填補導體上的縫隙和凹凸不平之處,讓導體表面更為平滑完整,利於電力傳導,也能有效降低接觸電阻。您想,單一股線裡面有這麼多根細線芯導體,若每根線芯導體表面凹凸不平,彼此絞在一起,雖然肉眼看不出端倪,但透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看到彼此間的接觸並不平順;有了Nano Liquid塗佈其上,就能修補這些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得導體線芯間的接觸更緊密,導電面積也更大,電力傳導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加上這兩項神功的OCC單結晶銅,跟一般的OCC單結晶銅不可同日而語,Furutech也給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Alpha Nano-OCC」。


公母插也有學問—碳纖與不銹鋼外殼

端子部分更是不含糊,Nanoflux用的是Furutech自家生產的FI-50M碳纖維公插以及FI-50母頭;單是一組公母頭,零售價就將近新台幣兩萬元。這個價錢可是比很多線材整組還要高了,開出這樣的售價,Furutech當然有他的道理。FI-50M和FI-50確實裡外都有學問。首先,它的外殼使用了兩種材料,其一是經過消磁處理的多層次不銹鋼,另一個則是碳纖維加上聚甲醛共聚物(acetal copolymer)所組成的特殊絕緣物。這兩種材質的結合,不僅可以提供FI-50M良好的隔離效果,碳纖維與聚甲醛的結合物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阻尼物質,可以吸收並抑制諧振,讓FI-50M得以達到發燒友對聲音的嚴苛要求。

公母插也有學問—Piezo Ceramic

FI-50M的本體部分,原廠運用多種材料結合,包括運用奈米技術製成的陶瓷微粒,混入磨碎的碳粉末;原廠特別說明,不是他們要賣弄「奈米等級」的文字,是因為唯有奈米尺寸的陶瓷微粒,才能有效與碳粉末相混合。單是這樣還沒完,還要加入尼龍與玻璃纖維的聚合物,這樣才能組合出一種同時具有良好阻尼係數,以及更低的機械與電氣共振的插頭本體。

我們再追根究底,為什麼要用這樣特殊配方製成的材質作為插頭本體呢?Furutech的考慮是從「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 effects)出發的。壓電效應是19世紀時由居里兄弟(Pierre Curie, Jacques Curie)所發現,指材料中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現象,指壓電材料受到壓力後會在材料表面產生正負電荷以抵抗此壓力,反之,若在壓電材料表面施加電壓,為抵抗電場作用,材料會沿電場方向伸展。Furutech運用奈米技術製成的複合材料便是一種壓電材,其中所混入的碳粉末,恰好具有良好的導熱特性,與鐵陶瓷微粒(ferro-ceramic particles)混合後,就成為一種極家的中介材料,能夠將能量轉化成熱能,然後發散排除。換言之,Furutech使用這個自行開發出的複合材料,運用壓電效應的原理,將插頭的本體當作是極佳的電氣與機械阻尼。這也是Furutech的Piezo Ceramic系列產品的奧妙之處。

公母插也有學問—漂浮磁場阻尼

FI/50與FI/50M插頭的接腳和夾片,材質都是純銅鍍銠,取純銅的優秀傳導性能,還兼有表面鍍銠後抗磨損、防氧化的好處。當然,接腳與夾片也都要經過Alpha處理,確保出廠時插頭的金屬接觸部位都是最佳狀態。但這兩個公母頭還有一個Furutech引以為傲的技術,就是Floating Field Damping。這還真不好翻譯,如果照字面直譯:「漂浮場阻尼」,還真讓人看不懂。究其原理,翻譯時得加些字:「漂浮磁場阻尼」。Furutech解釋他們為什麼要在插頭上加上這個:當電流通過導體的時候會產生電場,而電場又會引發微小的電流或電位差;所以,當電流通過插座與插頭內的金屬零件,像是用來鎖緊導體與金屬插梢的螺絲,也會產生複雜的浮動電場,這會擾亂主要導體的電場,進而引起噪訊或失真。Floating Field Damper則利用搭起金屬橋,透過獨特的星狀接地結構,解決這個問題。Furutech的官網便以圖片指出他們的FI-50、FI-48、FI-11-N1、FI-28等都有這個裝置,更有影片示範其功效:

看清楚所當看見的一切

試聽時,我把Nanoflux接上Linear Acoustic LA 150.2 MK III後級,搭配LAV 4 MK II前級,訊源是Audiomeca Kreatura轉盤配Elixir DAC,喇叭則用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與Submonitor MKIII。這些都是U-Audio試聽室的標準參考器材,這樣才能讓我很快地辨別出接上Nanoflux之後的聲音變化。

先放一張Super Jazz Trio的「The Standard」,這張錄於1980年的錄音,發行之初僅有黑膠唱片,直至2004年日本才將之數位化,以CD型式再版。這「The Standard」顧名思義,是張爵士「標準曲目」的重新演繹,由鋼琴手Tommy Flanagan領軍,加上鼓手Joe Chambers和貝斯手Reggie Workman,即使是舊酒,換個新瓶裝,還是別有滋味。爵士三重奏的編制小,定位容易聽清楚,所以我不想誇Nanoflux的定位有多好,但是如果位置明白,還有清楚形體以及適度不誇張的規模呢?又如果細節豐富,許多爵士鼓演奏時的細碎聲響清晰可聞,像是刷動或輕擊鐃鈸帶出的騷動感,甚至那個細節是有立體感的呢?如果清楚的細節還讓貝斯的撥奏不僅是作為一個節奏組的伴奏,更因其富有紋理的聲音讓人不禁側耳專心聆聽呢?這樣講起來,就不簡單了是吧?Nanoflux給我開了一扇拭去了塵埃的玻璃窗,讓我瞧啥景象都一清二楚,甚至還為我點了燈,怕我漏看了細節。

Nanoflux還有讓人著迷的鼓聲表現。我聽見了非常有彈性的鼓聲,而且飽滿浮凸;單是這樣講其實還不夠,很多電源線的表現都可以這麼形容。如果在那個浮凸、立體、飽滿的鼓聲上點盞燈呢?想像一下:宛如舞台上鼓手solo時,聚光燈照在他們身上,你坐在靠近舞台或表演區的右側,有著極佳的視野可以觀賞鼓手表現,你定睛看著鼓手汗水淋漓地以全身力量與套鼓共舞,迸發出層次豐富的擊鼓音樂;這種畫面感和活生感,就不是每條電源線都有的。接著Nanoflux,無論是「Night in Tunisia」,還是「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當中每一段Joe Chambers精彩的演奏之後,都有一股衝動想站起來鼓掌。

層次、力道、開闊感

我又換聽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的華格納歌劇序曲集(EMI 7243 5 62772 2)。才一按下Play鍵,單是「名歌手」的開頭動機,就深感Nanoflux對於大場面的掌握能力非同小可:層次感清楚明晰,舞台開闊深遠,一層一層地堆砌出屬於華格納樂劇獨有的壯闊與恢弘。弦樂聲部演奏的密度高,卻又毫無遲滯黏膩,那種出現在卡拉揚晚年在DG錄音裡的聲音風格,在這個年代的EMI錄音裡並不明顯。低音的表現真是好得沒話講,充足卻又不過頭的量感,顯見於低音大提琴聲部所給予樂團的穩固支撐,這種厚實卻又不臃腫的低頻,只要聽過音樂會現場,而且又聽過華格納音樂的現場演出,就知道這在音響系統上絕對是優等表現。長號的醇厚配上法國號的悠揚,襯墊出溫暖而不刺激的銅管聲;不僅音色迷人,銅管聲部更拉出了音場的深度,深度一出來,管弦樂的氣勢就容易展開,「名歌手」末段的高潮結尾這才演得精彩,Nanoflux雖然名字是Nano,它的音樂可是Mega級的。

弦樂密度和動態起伏都變好了

這不僅可見於「名歌手」,「唐懷瑟」序曲開頭那「朝聖者歌聲」的動機更是讓人深刻感受到銅管音樂的魅力,加上綿密的弦樂演奏,讓人陶醉地進入一種迷濛境地。隨後導入的木管,踏著輕盈步調,如仙子飛舞般幻化週身,音樂不斷遞進,進而帶出如酒醉後的失神狂亂,至終力盡而倒下。您別怪我怎麼都沒寫到底聽到了怎麼樣的聲音,我覺得怎麼寫聲音,都不如把華格納給我的豐富想像和美妙滋味與您傾訴分享更為直接。因為,Nanoflux給的,不只是聲音,更多的是音樂。真要我寫點對聲音的印象也成,提幾點印象最深刻的,如果Nanoflux是名與我對戰的俠客,那以下提及的這些,大概就是在這「唐懷瑟對戰」上,它在我心頭留下最鮮明的刻痕——音場極寬,聲音極活,密度極高,透明感極好,動態起伏極大。Nanoflux的好,不僅限於此,但這幾點如果讓我評起分來,都足以讓我拍案叫絕。最後,我還要強調,這些音響要素的好,更了不起的在於:好在這麼自然。

聽得難得的鋼琴質感

再說一點鋼琴。我一直認為鋼琴錄音極適合拿來測試,到底「樂器之王」的音量宏大,動態變化豐富,甚至堪與管弦樂團相競,其發聲的頻率響應寬廣,演奏還有千變萬化的音色。所以,每次試聽,我總會放上幾張鋼琴錄音。接上Nanoflux之後,U-Audio試聽室的這套系統,就像是經過力量轉換後,成為美國隊長的Steve Rogers一樣,什麼都變得更好了——琴弦的振動更清楚、琴箱的共鳴更豐富、演奏時的動作細節與音色變化更明顯、快速彈奏的音群更分明、左手低音顯得更深沈、高低的對比幅度更巨大、鋼琴的形體感更確實。
以Alfred Brendel彈奏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為例,這份出自Philips為鋼琴家歡度75歲的祝壽禮,由Brendel自己挑選最滿意的錄音製作選輯,其中收錄的B minor Sonata錄於1991年。這是我自己相當欣賞的版本,比起鋼琴家早年在Vox留下的錄音,顯的尊貴而且細膩,以內斂而節制的手法處理深埋於內的激情,早年版本相較起來是直率而坦承的超技系演奏,狂放甚至帶點野性。Nanoflux讓這份錄音裡的雍容氣質盡顯無遺。我把電源線換成公司另一條參考用的電源線,同樣是OCC單結晶銅導體的線材,但是不僅優雅氣質就減損了幾分,連雍容感都打了折扣。差在哪裡?換了公司自家的參考線,聲音質感變粗了些,似乎沒有那麼細緻滑順,聲音的光澤感也少了幾許;低音似乎濃一點點,但相對而言,Nanoflux更出色的低音解析力,把低頻樂音中的肌理透析得更清楚,那個平台演奏琴的真實感也就更真了幾分。差在哪裡?一言以蔽之,質感。

健康而有活力的聲音

當Brendel左手向下、右手向上拉開了和聲對比,也在這一前一後的換線比較間,顯出Nanoflux的卓越之處。再舉一個Marvel英雄的例子,記得Peter Parker變成從蛛毒昏迷中醒來的那個早上嗎?他忽然發現自己的聽覺變好了、視力變好了,似乎所有感官都變得更敏銳了。Nanoflux換上後,就讓我體會到當蜘蛛人的感覺。接在B小調奏鳴曲之後是超技名曲「Totentanz」,這裡收錄的是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合奏版本,這首曲子的動態幅度大,我再度聽見一個由寬廣且深遠的音場,舞台感十足。就像我前面所描述的,燦爛的銅管吹奏更為輝煌,而且有著讓人聽來很舒服的鬆軟質感,一點不緊繃。李斯特Totentanz這首曲子本就是首展技大曲,Brendel在處理這些快速彈奏的樂段時,並無一點猶豫,這不像B小調奏鳴曲那樣,有許多內省而深思的詮釋空間,這種曲子最好的演奏手法就是讓自己入戲,然後盡情揮灑。Nanoflux讓鋼琴獨奏更顯華麗,更為瀟灑。當鋼琴彈到高音時,帶著一種堅實的音質,甚至有些金屬質感,這樣的鋼琴高音非常健康。換回自家參考線,這些聽感就沒那麼顯著,就像是同樣是白晝光的燈泡,但是色溫稍微低一點,看起來就少了一點明亮感。這點特色,在聆聽Super Trio的「The Standard」便已發現。

業務經理通知要還線了,我還捨不得地又跑到試聽室聽了好一會兒,包括前面列為參考曲目的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Totentanz和華格納唐懷瑟序曲,最後才在同事的催促下收拾打包。這線確實不簡單,到底用上了Furutech自家多項技術,集本門派絕技於一身,它要如何行走江湖,我一點都不擔心;煩惱,就留給那些聽過Nanoflux的人吧!

原文出處---u-audio音響共和國
All audiophiles search for the same qualities: Verisimilitude to the original event, a sense of engagement promot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a visceral immersion in the audio video experience. They also know that everything in the signal path makes a difference, and that which we see, hear and experience is, in a very direct way the AC power itself.

In fact, the AC supply is directly in the signal path. As amplifiers transfer energy to speakers it draws down storage capacitors by exactly the same amount. The capacitors try to keep fully charged by drawing energy from rectifiers that turn the AC into DC from the transformer that draws power through the wall. Ultimately everything you see, hear and experience is the AC that must be identical to let’s say an amplifier’s output, and that AC travels through the power cord! That’s why they’re as important as any cable in a system because they carry the same signal. Furutech has received enthusiastic reports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ith every type of audio, video and display device.

Furutech Alpha Nano-Au-Ag OCC is one of the best conductors Furutech engineers have found for sound reproduction.
The new technology used in the highly specializ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is ultra-high performance power cable combines Furutech’s world renowned Alpha- Nano-Au-Ag OCC conductors with Furutech’s extremely effective signal transmission enhancer, Nano Liquid. Nano Liquid’s molecules are so tiny (8 nano-meters in diameter (8/1000000mm) they cover the Alpha-Nano-Au-Ag OCC surface and “fill up” any concave-convex sections left on the conductor surfac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reasing the electric conduction area and debasing impedance. The very precise mix of gold and silver super-micro particles and amount of dispersing Squalene oil used on the conductor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und reproduction, and Furutech’s engineers settled on their exact ratio of gold to silver particles after careful audition of countless test samples. The resulting “tuned” cable offers superb overall balance of qualities that Furutech is known for that allows you to feel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e with music. The results are extremely fine resolution down and through the very low noise floor, improved sound staging and image palpability, a musical, attractive, “round” midrange, tight and controlled bass, plus power and dynamics to spare to set your music on fire!
•α(Alpha)深層超低溫無磁性處理+施以Nano奈米金/銀粒子液體處理之OCC單結晶導線
•雙層護套設計, 提高阻尼效果。
•絕緣:特別等級軟質PVC
•採用Furutech新款非磁性鍍銠碳纖維電源FI-50 NCF(R)母頭/ FI-50M NCF(R)公頭
•GC-303配方, 吸收EMI碳纖環。
•精心設計的調音線夾可微調線材結構體鬆緊度,減少了內應力與電氣特性引起的失真
•尺寸:直徑約18.8mm
•總長: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