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踏入音響的圈子以來,或許大家會跟我一樣,夢想著隨著經濟能力增長後,規劃出一份器材逐步進化更新的清單吧!在這條漫長的音響之路上,我們總是在尋找那條能讓系統更上一層樓的關鍵線材,而我在進行這期的評測時,我遇到了足以名列喇叭線升級清單中,我最理想的升級終點,那就是Furutech的旗艦喇叭線Project V-1S。
說實話,當初看到這款線材的定價時,我也著實被嚇了一跳。一對2.5公尺的喇叭線要價將近50萬元新台幣,這個價格已經足夠購買一台高階擴大機或是訊源了。然而,當我真正將它接上系統聆聽後,我才深刻體會到,有些產品的價值是無法單純用價格來衡量的。Project V-1S所帶來的音質提升,已經完全超越了線材本身的定義,它更像是為整套系統注入了新的生命,讓喇叭發揮出超乎想像的真實實力。
從NCF開啟的革命
要談Project V-1S,就不得不從Furutech的NCF技術說起。我第一次真正領教到這項技術的威力,是在幾年前試用NCF Clear Line電源淨化器的時候,這個巴掌大的小裝置,只要插入電源排插或牆壁插座的閒置孔位,就能帶來立即可聞的音質改善:在本刊437期時我也曾經評測過NCF Clear Line中網路與USB孔的淨化器,其效果立竿見影,都是隨插即聞的明顯改善。最令我驚艷的是那結合碳纖維與透明樹脂外殼的精緻設計,透過外殼可以清楚看見內部碳纖維的紋理,那種將技術與美學完美融合的工藝精神,讓人印象深刻。
NCF全名為「Nano C r y s t a l²Formula」,是Furutech耗費多年研發的專利配方。這種材料巧妙地將奈米級的陶瓷晶體顆粒與碳纖維微粉結合,創造出具備優異電氣特性的複合樹脂。它的作用機制相當獨特:一方面能釋放負離子來中和靜電累積,另一方面則能將訊號傳輸時產生的機械振動轉換成熱能,再以紅外線的形式散發出去。這樣的設計巧妙地處理了音響系統中兩個最棘手的問題:靜電干擾與機械振動。當時我在系統中加入NCF Clear Line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音場深度明顯增加、音像輪廓更加清晰、背景也變得更加乾淨,這種改善立竿見影,一旦拔掉裝置,那些美好的聲音特質就消失了,讓人不由得想趕快把它插回去。正是NCF Clear Line展現出的驚人效果,讓我對Furutech後續推出的產品充滿期待。果然在2023年,Furutech發表了匯聚品牌技術精華的Project V-1電源線,那條線所展現的純淨音質、驚人解析力,以及對動態與暫態的精準掌控,完全展現了NCF技術在線材應用上的潛力。隨後,品牌順勢將這套設計概念拓展至其他產品線,陸續推出了Project V-1L訊號線,Project V-1T唱臂線、Project V-1D數位線等型號,每一款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樹立了新的標竿。如今隨著Project V-1S喇叭線的問世,這個旗艦系列終於畫下完整的句點。整個Project V-1系列構築了一條完整的音響傳輸鏈,每個環節都追求最極致的純淨傳輸,這正是Furutech想要傳達的品牌理念。
透明化展現的頂尖工藝
打開Project V-1S的精美竹製包裝盒,映入眼簾的是一條製作精良、質感出眾的喇叭線。線身直徑約26mm,看似相當粗壯,但實際拿在手中卻展現出令人意外的柔軟,這一點讓我相當驚喜。市面上許多大線徑產品往往粗壯、硬如水管,使得安裝走線極為不便,但V-1S在維持紮實結構的同時,仍保有良好的可塑性,這對實際應用來說是一大加分項。
線身外層採用柔韌的聚丙烯纖維搭配高強度纖維編織而成的保護網,觸感如同高級織品般細緻。透過編織網的縫隙,可以隱約看見內部的銅色的隔離層,這種充滿細緻美學的細節處理,讓線材本身就像是一件工藝品。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個Furutech標誌性的碳纖維阻尼環,它由四個不同層次的材料組成:最內側是NCF與尼龍的混合絕緣層,中間兩層採用NCF與碳纖維的複合材質,最外層則施以特殊強化的透明阻尼塗料。這種透明設計讓使用者能直接欣賞到內部碳纖維的優美紋理,同時也展現了Furutech一貫的技術公開理念: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的真材實料。
所有線材真正的精髓,當然藏在線身的內部結構。Project V-1S的導體採用三層同軸結構,混合使用了兩種最頂級的銅材:品牌自製的鍍銀α(Alpha)單晶銅OCC,以及來自三菱重工的α-DUCC超純度銅。後者的純度達到7N等級。從核心開始,第一層由109股直徑0.18mm的鍍銀α-OCC銅採順時針絞繞,第二層則是38股相同規格的鍍銀α-OCC銅以逆時針方向編織,第三層使用69股0.18mm的α-DUCC銅順時針絞繞,最外層再以93股0.18mm的α-DUCC銅逆時針纏繞。這種多層多股的交錯絞繞工藝,不僅能有效抑制集膚效應的影響,更能讓正負極導線達到理想的電感平衡。所有導體在組裝前都經過品牌獨家的二階段α(Alpha)處理程序:首先進行極低溫冷凍處理,改變金屬的微觀結構並釋放內應力;接著施以消磁處理,徹底消除殘餘磁場,確保導體處於最佳的導電狀態。
在抑振與屏蔽設計方面,V-1S同樣展現出一絲不苟的精工態度。正負極導線的外圍,首先以聚酯纖維作為減震填充材料,外層以紙質包裹,藉此降低電氣摩擦產生的雜音。接著施加第一層α銅箔屏蔽,外圍再覆以第二層α-OFC銅編織網屏蔽,形成雙重防護結構。之後是一層富含奈米陶瓷與碳微粒的軟質PVC絕緣層,外部則是相同材質製成的PVC中空管陣列,為線材創造出空氣絕緣效果,再由一層紙質包覆固定。最外層還有第三道α銅箔屏蔽,最後才是柔軟的聚丙烯外皮以及防護編織網。這種多層次的結構設計,既能有效隔絕外界電磁干擾,又能將線材內部的振動降至最低。
端子方面,V-1S採用品牌最高階的CF-202 NCF Plus(R)-P香蕉插與CF-201 NCF Plus(R)-P Y型插,兩款均使用α(Alpha)處理過的純銅鍍銠端子。端子外殼同樣採用四層堆疊結構:由內而外,第一層是非磁性不銹鋼,接著兩層均為NCF與碳纖維的複合材質,最外層是特殊強化的透明阻尼塗料。就連香蕉插上用來調節端子長度的旋轉環,都是以NCF材質精製而成。這種將NCF技術徹底應用的做法,確保訊號在傳輸的最後接點處仍能維持極致純淨的狀態。
解放喇叭的完整實力
當我將Project V-1S接上Focal UtopiaDiablo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原來瓦林手上的名琴可以發出這麼深沉的共鳴!」我播放的是瓦林(Ulf Wallin)與潘提納(Roland Pöntinen)合作錄製的舒曼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在換上ProjectV-1S之前,我一直覺得這張專輯的亮點在於瓦林小提琴那細緻嘹亮的高音,那種穿透力極強的音色讓人印象深刻。但當我換上Project V-1S後,突然發現小提琴的聲音變得更加完整了,不僅高音依然晶瑩剔透,更重要的是琴身的共鳴變得深沉而豐富,那種木頭的溫暖質感終於完整地呈現出來。
接著我換上Focal Sopra Nº2喇叭,播放蘇德斌(Yevgeny Sudbin)彈奏的柴可夫斯基與梅特納兩位作曲家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張一直是我測試系統的必備曲目。換上Project V-1S之後,我聽到了令人驚訝的細節!在鋼琴句尾的低音強音處,我意外地可以清楚聽到單音的完整泛音結構!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每個低音都包含著豐富的泛音色彩,從基音到各次泛音,層層疊疊構成了鋼琴低音特有的豐厚質感。而這種共鳴感是如此真實,讓我彷彿能感受到琴弦在琴身內震動,音板將這些震動放大後傳遞到空氣中的整個過程。這種對細節的挖掘能力,讓我不禁懷疑自己過去是否真的聽懂了這首曲子。
最後的考驗是大動態與複雜織體的處理能力,我選擇了賈維(PaavoJärvi)在2025年初與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錄製的「布蘭詩歌」。從一開始Project V-1S就展現出它驚人的能量控制能力。鼓的每一下敲擊都強勁有力,卻不會有任何失控或混濁的感覺;合唱團齊聲高唱時,每個聲部都清晰可辨,即使在最強音時也不會糊成一片。更令人讚賞的是,在這樣龐大的音壓下,V-1S依然能夠保持極佳的細節重現能力。這種無論在大小動態下細節都清晰無比,但又不會讓人感到疲憊的特質,正是頂級線材的標誌。長時間聆聽下來,我不但沒有感到聽覺疲勞,反而越聽越想聽,因為每次播放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感受到音樂中更深層的美感。
音樂源頭之清泉
經過長時間的試聽,我逐漸體會到Project V-1S那獨特的聲音美學,那是一種讓我不禁想起先前試聽Project V-1L類比訊號線時的感受:像是來自雪山融冰的清泉,澄澈透明,卻又蘊含著孕育萬物的能力。這種比喻聽起來或許有些詩意,但卻最能貼切地形容V-1S所呈現的音樂本質。
令我印象深刻的特質是它那無與倫比的透明度。這種透明不是那種刻意銳利、過度解析的透明,而是一種自然通透的清澈感。就像透過清澈的泉水看池底的石頭,所有的細節都清晰可見,卻不會有任何扭曲或誇張。但最重要的是,這些細節的呈現是如此自然,完全不會讓人感到疲勞,反而能讓人更深入地沉浸在音樂之中。
綜合來說,Project V-1S有著純淨、透明、自然、平衡的特質。它不會改變音樂的本質,只會讓音樂以最真實、最完整的樣貌呈現。這種特質讓它成為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參考級線材,因為它讓你聽到的是音樂本身,而不是線材的聲音。這正是我為什麼將它視為升級清單終點線的原因,因為當擁有了這樣一條線材,就不再需要去調整音色、修正頻率平衡,只需要單純地享受音樂帶來的感動。
升級清單的終點線
寫到這裡,我想許多讀者都會好奇:一條將近50萬元的喇叭線,真的值得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因人而異。如果單從性價比的角度衡量,市面上當然有許多更實惠的選擇,也能提供不錯的音質。但如果追求的是音響系統的極致展現,希望讓每個環節都達到淋漓盡致的境界,那麼Project V-1S絕對值得納入考量。
我之所以將V-1S視為線材升級清單的終點,理由有幾點。第一,它的技術完全公開透明,從導體選材、結構設計到製程處理,每個細節都一目了然,讓人購買時能安心、使用時能放心。第二,它的聲音擁有我心目中理想特質:純淨、透明、自然、平衡。更關鍵的是,V-1S讓我體會到,線材的真正價值不應該是改變系統的聲音走向,而是應該讓系統的真實實力得以完全釋放,就像一位優秀的譯者,忠實地將音樂訊號從擴大機傳遞到喇叭,不增不減,不偏不倚。
50萬元確實不是小數目,但對於真正熱愛音樂、追求極致音質的發燒友而言,Project V-1S所帶來的提升,絕對物有所值。因為它改變的不只是聲音,更是你欣賞音樂的方式,是你與音樂之間的關係。當你透過V-1S聽到音樂最真實的面貌,感受到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那種感動是無價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將它視為線材升級清單的終點,不是因為市面上沒有更昂貴的產品,而是因為我找到了我真正想要的聲音,那個讓我能夠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忘卻一切音響器材存在的聲音。
全文取自音響論壇446期評測
Project V1-S Cable Specifications:
* Conductor: Silver-Coated α(Alpha)-OCC +α-DUCC (7N Class)
* Size: 9AWG Approx./ 6.1 Sq.mm (6.1mm²)
* Inner (1) - 109/0.18 Silver Coated α-OCC (Right rotate)
* Inner (2) - 38/0.18 Silver Coated α-OCC (Left rotate)
* Middle - 69/0.18α-DUCC (Right rotate)
* Outer - 93/0.18α-DUCC (Left rotate)
* Overall Diameter (mm): 26.0 Approx.